国家林业局日前发布的最新消息显示,2017年我国将争取落实林业扶贫贷款300亿元,启动实施林业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扶贫试点项目4至5个。
我国6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山区,林地林木等森林资源是山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林农最丰厚的家产,也是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基础。林业扶贫如何进行机制创新,实现生态和产业发展的共赢?
兴山致富如何实现?
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茶香村野生刺梨资源丰富。10年前,这个村是省级贫困村,人均年收入不到400元,砍树卖钱是当时村民的主要生活来源。
近年来,在林业部门支持下,当地改良和推广优良品种,全村种植刺梨面积近万亩,形成了“十里刺梨沟”的壮丽景观。仅此一项,茶香村农民总收入就超过千万元。目前,茶香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
茶香村的致富历程是我国林业扶贫开创兴山致富之路的真实写照。
2015年8月,国家林业局定点扶贫对象定为贵州荔波县、独山县,广西罗城县、龙胜县4个县。定点帮扶期间,国家林业局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开发,加强与群众脱贫致富有密切联系的林业基础设施建设,走出了一条靠山养山、养山兴山、兴山致富的开发之路,初步形成了以经济林为龙头驱动的主导产业格局。
2016年,国家林业局安排贫困地区中央林业资金417.7亿元,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28.8万名,带动10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实践证明,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林业,利用森林资源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可以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改善生态状况,促进生态保护与脱贫增收协调发展。”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说。
特色产业如何发展?
“咱村里老百姓就靠种果树精准脱贫。”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黑水乡村民张国英说,“我是村里第一个种果树的,开始种的时候村里人嘲笑,认为我种不出水果,后来种出来了,村民一个个跟着种,第一批就有34户。”
现在,黑水乡成了果树之乡,产业扶贫的带动和辐射效应已经显现。而在更广阔的中西部地区,发展林业,既能治穷脱贫,又能长远固本。
“生态扶贫和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非常重要。”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其中如何坚持生态补偿脱贫与特色产业脱贫并重,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致富“双赢”,成为一个关键。
张建龙介绍,按照中央“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要求,国家林业局以发展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为主,在832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和国定贫困县,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等绿色富民产业,同时依托贫困地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景观资源,发展森林旅游和休闲康养产业,吸纳当地贫困人口就业。
“林业特色产业扶贫,关键在于因地制宜。”浙江省林业厅巡视员吴鸿认为,在南方山区发展香榧、核桃等干果产业可以实现生态持续改善、农民稳定增收。他建议,把香榧、山核桃等干果作为山区长期稳定增收和永久脱贫的优势特色产业来培育和支持。
“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经济、森林人家,群众能精准脱贫,生态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重庆市林业局副局长张洪介绍,重庆市对有条件开办森林人家的困难村民,每户给予5万元补助;没有条件的贫困户,可以到森林人家工作,也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通过入股森林人家参与经营。
机制创新如何持续?
推动政府购买式造林与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有机结合,这是山西省生态补偿和林业扶贫的模式创新。
“2015年春季,山西省在岚县推动购买式造林的试点。购买式造林,是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市场机制在林业改革的具体应用,把过去政府行政推动转变为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山西省岚县林业局局长王志平向记者介绍。
“为确保贫困人员收益的最大化,岚县形成了‘树随地走’的造林新机制。”王志平说,“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在荒山荒地上根据林业部门编制的规划先行垫资造林,政府先支付20%的造林补助,验收合格后,再支付剩下80%的费用,新造林地林木所有权仍为贫困群众所有。”
这种“树随地走”的新机制,不仅使贫困群众通过造林获得劳务收入,而且由于林木所有权不变,贫困群众还可获得国家生态补偿、退耕还林、林权流转等其他不同类型的资产性收益。
在专家看来,林业扶贫的机制创新,关键要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引导贫困群众主动参与。
张建龙表示,2017年,国家林业局将在全国“十三五”造林任务较重、贫困人口较多的河北、内蒙古、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区推广,争取组建3000个造林营林合作社,吸纳5万名贫困人口参加造林、营林、抚育管理,就地务工脱贫。
评论列表(1条)
很荣幸来访您的博客,留言只是证明我来过!